技术文章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钢结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构筑建筑安全的“钢铁铠甲”

钢结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构筑建筑安全的“钢铁铠甲”

更新时间:2025-09-10

浏览次数:47

 在现代建筑结构中,钢结构以其高强度、轻自重、施工便捷和可回收利用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体育场馆、工业厂房、桥梁及大型公共设施。然而,钢材在高温下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当温度达到550℃时,其屈服强度仅为常温下的60%左右,极易导致结构失稳甚至坍塌。为提升钢结构的耐火极限,保障人员疏散与消防救援时间,钢结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被动防火材料,正成为建筑防火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一、什么是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钢结构防火涂料按受热后的形态变化可分为膨胀型和非膨胀型两大类。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也称厚型防火涂料或矿物型防火涂料)在火焰或高温作用下不发生显著体积膨胀,而是依靠其自身的低导热性和高热容,形成一层致密、稳定的隔热炭化层,延缓热量向钢构件内部传递,从而保护钢材在火灾中维持结构完整性。

这类涂料通常呈灰白色或浅灰色,涂层厚度较大,一般在10mm至50mm之间,远厚于膨胀型涂料(1~7mm),但其耐火性能稳定、耐久性强,尤其适用于室外或高温高湿等严苛环境。

二、钢结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工作原理与隔热机制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防火机理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1.低热导率隔热:涂料由轻质多孔的无机材料(如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硅酸铝纤维、矿物棉等)与无机胶凝材料(如水泥、硅酸盐、磷酸盐等)复合而成,内部充满大量封闭气孔,导热系数极低(通常小于0.15 W/(m·K)),形成有效的热阻屏障。

2.高热容吸热:在受热过程中,涂料中的结晶水或吸附水蒸发吸热,消耗大量火灾热量,延缓温度上升。

3.炭化层稳定:高温下,涂料表面形成坚硬的陶瓷状壳体,阻止火焰直接接触钢材,同时抑制内部材料进一步分解,保持隔热结构的完整性。

三、钢结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主要成分与类型

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主要组成包括:

-骨料: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矿物纤维等,提供隔热骨架;

-粘结剂:硅酸盐水泥、磷酸盐、碱性硅酸盐等,起粘结和固化作用;

-添加剂:增稠剂、防裂剂、抗流挂剂等,改善施工性能;

-增强纤维:如玻璃纤维、耐碱纤维,提高涂层抗裂性和附着力。

根据粘结剂的不同,可分为:

-水泥基非膨胀型涂料: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特种水泥为基料,适用于室内环境,成本较低;

-无机磷酸盐基涂料:耐水性、耐候性更优,适用于半室外或潮湿环境;

-碱性硅酸盐基涂料:环保无机体系,VOC含量低,符合绿色建筑要求。

四、核心优势与适用场景

1.耐火性能稳定:耐火极限可达1.5小时至3小时以上,满足高层建筑、大型厂房等对耐火时间的高要求。

2.耐久性强:不易老化、粉化,使用寿命长,可达15年以上。

3.适应恶劣环境:适用于室外、潮湿、温差大等工况,不易受紫外线、雨水侵蚀。

4.环保安全:多为无机材料,不含有机溶剂,无毒无害,符合环保标准。

5.施工适应性广:可采用喷涂、抹涂等方式施工,适合复杂结构和大面积作业。

因此,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广泛应用于:

-高层建筑的钢柱、钢梁;

-工业厂房、仓库的承重结构;

-石油化工厂、电厂等高温高湿环境;

-地下车库、隧道等对耐久性要求高的场所。

五、施工与验收要点

施工前需对钢结构表面进行除锈处理(通常达到Sa2.5级),并涂刷防锈底漆。涂料需分层施工,每层厚度控制在5~10mm,待前一层初凝后再进行下一层,避免开裂或脱落。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以上,避免雨天或高湿条件下作业。

验收时需检测涂层厚度、粘结强度、干密度及耐火极限,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如GB 51249《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六、结语

钢结构非膨胀型防火涂料虽不具备膨胀型涂料的“薄涂高效”特性,但其耐火稳定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使其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设施中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如同为钢结构披上一层“钢铁铠甲”,在火灾来临时默默守护建筑的生命线。随着建筑安全标准的不断提高和绿色建材的发展,非膨胀型防火涂料将继续在提升建筑韧性、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上一篇

隧道防火涂料

分享到